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被認為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重要橋梁。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氫能產業建設開始被廣泛關注,其相關企業也發展迅速。
從地方來看,近年來西安多點發力,加快推動氫能產業建設。出臺多項氫能領域相關規劃及政策,重視氫能領軍企業的培育,以技術研發為抓手,統籌及重點試點推進西安氫能“制儲運用”發展。
布局氫能風口
2020年9月,“雙碳”目標首次提出,中國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眾所周知的是,想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以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氫能作為“萬能”的二次能源,擁有包括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豐富的使用場景,是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伙伴”。
作為陜西氫能產業發展的主陣地,西安擁有國內一線的科教實力,背靠榆林、延安雄厚的能源資源,并且很早就在氫能產業上進行規劃布局。
西安“十四五”規劃中已明確將氫能作為新興產業列入新能源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西安也不斷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等重點產業鏈的發展,在“制、儲、運、用”等領域建設氫能產業鏈,多點發力解決產業發展問題。圖片來源:西安經開官微
具體來看,西安是在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及示范應用等領域持續發力。其中,主要發展依托秦創原、航天六院、科研院所為主的技術創新鏈,以華秦、隆基、西部材料等為主的氫能裝備制造鏈,以陜汽為龍頭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以及以中石油、陜鼓、省燃氣公司等為主的工業、民生用能等示范應用領域。
政策層面,為了培育強大的氫能產業鏈,《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陜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 年)》《陜西省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西安市氫能產業鏈提升方案》相繼出臺,進一步彰顯了陜西、西安發展氫能產業的決心。
明顯看到的是,政策層面利好對西安氫能產業的發展布局將帶來明顯的推動作用,也將堅定產業鏈中各企業的發展決心,西安氫能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
做優氫能產業集群
“雙碳”目標的確立將氫能的重要性提升到能源高度,氫能產業的發展也隨之加快,西安在陜西氫能建設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
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陜西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會上,《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了“一核引領,兩軸聯通,三心支撐”的氫能發展格局。
上述規劃中,西安承擔起了建設兩軸聯通樞紐城市、關中氫能裝備研發制造中心核心城市的重要布局任務,再依托西咸新區這一燃料電池產業核心區,西安將以研發創新作為主要發力點,探索氫能未來的發展方向。
具體來看,在當下乃至未來幾年里,燃料電池汽車依然會是氫能源的主要應用端和發展方向,其中,運輸業務載重量大、路線固定、方便加氫站的規劃與建設的重卡是目前最適合氫能落地應用的領域之一。
作為西安新能源汽車的“鏈主”企業,陜汽早在2018年,就曾展示了國內首輛使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德龍L3000氫燃料環衛車;2019年陜汽氫燃料電池輕卡的下線與搭載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旗艦重卡X5000的展出,也佐證了陜汽在專用車、輕卡、重卡領域的燃料電池產品方面早有布局,并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燃料電池汽車產品線。
雖然氫能應用始于交通領域,但最終要實現在能源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也需要拓展其在工業、電力等領域的應用方式,其中,光伏行業擁抱氫能產業已成趨勢。
隆基綠能作為西安本土的光伏龍頭企業,2018年便開始關注和布局氫能業務。截至目前,隆基在電解水制氫裝備、光伏制氫等領域已經形成技術壁壘。
這不僅意味著隆基的業務由綠電拓展至綠氫領域,形成了支撐全球零碳發展的“綠電”+“綠氫”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深層次來看,更是標志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
而陜汽、隆基綠能此類頭部企業的入場加持,也將對西安氫能產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
未來,西安也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氫能產業鏈,持續招大引強,通過整合上下游環節,加強氫能生產、儲存、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和規?;瘧?,統籌推進氫能“制儲運用”發展。
與此同時,西安將發揮好氫能產業專班作用,聚集研發資源,支持企業與高校開展氫能研發平臺、實驗基地、產業園區及示范應用領域拓展,加快推動氫能各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以及產業化應用,確保重點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